中兴浴火重生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,作者:杨凯,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。
中兴现在怎么样了?
活得很好
所有中兴人应该都对 2018 年 4 月 16 日的至暗时刻记忆犹新。
这一天,大洋彼岸传来一纸禁令:未来 7 年,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、商品、软件和技术。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条款。
这无异于切断了中兴的生命线。公司业务很快停摆。
形势十分危急,连 77 岁的创始人侯为贵都亲自出山为中兴奔走。
当时,最悲观的预测是:如果制裁真的被美国全面执行,中兴通讯“应该撑不了三个月”。
网络上,中兴要倒闭的流言不绝于耳。
资本市场上,中兴股票旋即停牌仍难掩颓势。
投资者信心跌入谷底,中兴股价在随后三个多月时间里从31. 31 元每股下挫到11. 85 元每股,累计跌幅高达62.15%,期间还有 8 个跌停板,市值蒸发超过 800 亿元。
通过积极谈判, 89 天后,禁令终止: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(BIS)将中兴通讯从《禁止出口人员清单》中移除。
付出的代价相当惨烈。为了复牌,中兴缴纳了 10 亿美元罚款和 4 亿美元保证金,而且 14 位高管全部请辞。
受此影响,中兴 2018 年净亏损69. 84 亿元。同时,主营业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消费者业务营收几近腰斩,全年营收同比减少21%,国际市场收入锐减30%。
危机总算暂时解除。
可中兴等来的不是欢呼和支持,而是漫天负面评价。有人甚至将中兴此举比作割地赔款、辛丑条约。
此后,中兴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。时至今日,仍有不少人在知乎等平台发问:
中兴这一年怎么样,还活着吗?
现实是,中兴不但活着,而且活得很好。
中兴最新股价为33. 64 元每股,已经恢复到制裁前水平,同时业务和营收也已经基本恢复到 2017 年的水平。
今年前三季度,中兴实现营收 642 亿元,同比增长9.32%;净利润41. 3 亿元,同比增长156.9%;预计全年净利润 43 亿至 53 亿元。
如果考虑到4G网络仍处于扩容尾声期、5G仍处于商用初期,总体业绩放量还未开始的话,这份成绩单已然非常喜人。
受禁运影响,中兴消费者业务出现显著下滑,上半年实现营收74. 24 亿元,同比下滑35.41%,营收占比16.6%,相较 2017 年同期的33.13%下降近一半。
不过,大涨的运营商网络业务填补了营收缺口。上半年,中兴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324. 85 亿元,同比增长38.19%;政企业务营收 47 亿元,同比增长6.02%。
费用管控效果明显。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8.4%,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. 5 个百分点,为近 5 年最高水平。
利空出尽,触底反弹。中兴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。
截至三季度,中兴成为全国社保基金重仓对象。十大股东中,社保基金占了 3 席。
最近一年,有 36 家券商对中兴给出评级。其中 22 家给了买入评级; 13 家给了增持评级;只有 1 家是中性。
华泰证券认为,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,中兴在资本市场完成价值重估后,下阶段有望迎来海外压制性需求释放带来的市场重估机遇,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沉潜一年多,中兴用实际行动和业绩对当初的负面恶评给出有力回击:
只有活下来,才有希望。5G不能没有中兴。
被低估的技术实力
2019 年 6 月 4 日,中国信息通信院组织了一场华山论剑。
这场“分布式数据库能力测评”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知名数据库厂商,阿里云、腾讯云、百度等顶级选手一一在列。
结果令人大吃一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