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下娱乐“换血”,沉浸式体验会成为下一个10年的主题吗?
还在玩狼人杀和密室逃脱?不担心被人说“太out”?
2020 年将至,下一个 10 年即将来临,沉浸式体验正在向我们走来。
没有AR/VR这些把现实世界搬到虚拟空间的酷炫技术,沉浸式娱乐可以说是将虚拟世界搬到了线下。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(ID:dongdong_note),作者:胡楠楠,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。
没有头戴式头显,没有感应式穿戴设备,这是一种应用装置艺术、多媒体、投影互动的结合体,将实体空间打造为“异次元”空间,让观众走入演出场景里,通过真实互动获得不同于以往的娱乐体验。
这样的线下娱乐方式,真的会在线下娱乐“下半场”扫清一片颓势?
No.1
沉浸娱乐的风刚刚吹起
在辽宁省沈阳市,一出别开生面的戏剧正在上演。在三千多平米实景搭建的剧场里,有二十多个房间可以让观众随意行走,大大小小的道具任你翻看,跟随不同的演员,你将看到不同的剧情。
当然,前提是你要胆大,没有幽闭恐惧症……
这是沉浸式戏剧《幡灵秘境》的现场。与传统的戏剧演出时,观众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台下观看不同,现场的观众可以零距离跟随演员们移动,观察、感受故事的发展,也可以猜测剧情的走向。
第一次切身实地的置身在场景之中,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呼吸和命运,让很多观众欲罢不能,纷纷三刷、四刷。
实际上,这种演出形式并不是新鲜事物。
当代沉浸式体验发端于 2011 年 3 月 7 日在纽约公演的《不眠之夜》,此后的 8 年时间,这部剧目仍在不断产生着催化剂作用。在前不久美国沉浸行业媒体对全球创作者的采访交流中,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,从事沉浸体验项目开发的原因是受到《不眠之夜》的启发和影响。
《幡灵秘境》的制作人张春阳也是一样,今年 28 岁的他一共观看过 14 次《无眠之夜》,并且在 2017 年前往伦敦,亲身体验了有关沉浸戏剧的更多内涵。在此契机下,张春阳很早就想创作并制作出一部更适合中国人观看的沉浸式戏剧。
2017 年中旬,张春阳及一众年轻戏剧创作人从《聊斋志异》中取材,进行了剧本的雏形创作,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制作以及演员培训,实地排练九个月,最终于 2018 年底让这部大型沉浸式戏剧《幡灵秘境》在沈阳上演。
虽然地点在沈阳,但是并没有阻拦全国各地戏迷前去体验的热情,上演一年后,《幡灵秘境》在豆瓣的评分已经高达9. 3 分。
“浸没式戏剧在此刻最好的一点为,没有任何评论框架可以将我们独特的经历约束住。我们和这个虚构世界短暂的建立了关系,将自己交由完全直觉的感受。我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,甚至在解读故事线的过程中发现一点智力上的快乐。选择喜欢的人物跟随,可触碰却又告诫自己不干预,可以获得一种如恋爱前暧昧状态的追剧体验。”豆瓣网友猫汤对此表示。
除了《幡灵秘境》这样的沉浸式戏剧,近年来剧本杀这种沉浸式游戏方式在国内也十分流行。
“虽然沉浸式体验仍然是工业制作的产物,但能让极大的满足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,这就是沉浸体验的商业本质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对懂懂笔记表示。
有观众表示,自己所参与的名为“剧本杀”的游戏非常有趣,每个玩家都会被赋予一个具有复杂背景的角色,然后被投入一个沉浸式的环境中,换上服装,四处寻找线索,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,还原案件过程并找出凶手。
近两年,剧本杀实体店因实景侦探剧《明星大侦探》的影响,也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,并迅速火爆起来。这种线下娱乐方式,逐渐收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喜欢,并且替代了以往的一些传统娱乐方式,成为新型线下社交游戏的当红炸子鸡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目前共有 2000 多家线下剧本杀店铺,并且主要分部在一线城市。
No.2
本土沉浸产业仍以一线城市为主
根据《幻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