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头为什么一齐瞄准知识领域?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(ID:threemornings),作者:陈 酿,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。
近两年,百度、腾讯、快手、爱奇艺、B站等巨头、独角兽在知识领域的动作不约而同。
2019 年 12 月 12 日,百度知识垂类总经理阮瑜在“ 2019 百度知识峰会”上披露:百度知识内容日均搜索量已达到15. 4 亿次,百度知识垂类产品每天服务用户突破2. 3 亿,用户日均浏览总时长超过6. 3 亿分钟。
几乎同一时段,快手宣称其平台上的知识作品数量超过1. 2 亿,平均每秒诞生 4 个知识内容,平均每个作品获得一万多播放曝光。
除此之外,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优酷等纷纷上线知识频道,入局知识付费,更不用提B站摇身一变成为“一家神奇的学习网站”了。今年 4 月,B站公布了一组数据:过去一年有近 2000 万人在B站学习,相当于 2018 年高考人数的两倍。
不久前,腾讯在ConTech技术大会上发布了内容产业趋势报告,其中提及,近 4 成用户反映,他们开始关心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。在用户挑选资讯内容的影响因素排名中,可以涨知识也超过了内容有趣。
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提到,人类的文明史就是知识的普及史。搜狗CTO杨洪涛认为,搜索的未来会走向专业化和服务化,掌握知识和完成服务一定是搜索整个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以上动作和言论反映出背后知识形态的趋势变化:过去,知识是静态、独立、客观、集中的,是复刻现实的照片;如今,知识是动态、共创、主观、分散的,是自主生长的生命体。
知识形态的变化,加之近几年罗振宇等人对知识服务进行的大规模宣贯,知识的价值得以被重新彰显,“与知识共生共长”被巨头平台们重视起来。
01
“碎片化知识”更有价值?
It's a Title
互联网改变了知识本身,即便知识被网络碾压得支离破碎,它们的好处也十分突出。这是最真实的知识形态